文化寻迹,陶艺探微——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赴荣县实践纪实
荣县土陶制作技艺作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渊源。它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详尽地记录着荣县这片土地上文化发展的光辉历程。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荣县土陶文化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月20日,伴随着朦胧的晨雾,2025寒假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赴四川荣县支队开始了一天的行程,寻觅荣县陶艺文化的发展足迹,亲身体验制陶、领略文创陶的艺术美感。
第一部分:品味各色陶器,记录千种理念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支队一行人来到荣县陶艺文化创意园区。或镌刻、或绘就,千里江山图、陆游《入荣州境》等宝贵的传统中华文化与陶艺相结合,与古朴的铜色陶器相得益彰;也有“为人民服务”、毛泽东诗词等近现代主题的红色革命文化素材被绘于罐上,彰显出创作者的爱国情怀。绘制着各种卡通动物图案的小型新式陶器也陈列于此,灵动的姿态跃然罐上,给支队成员们带来焕然一新的感受。
绕过展柜、登上台阶,陶艺学徒们正埋头精心雕琢着自己的手工作品。支队成员们与学徒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第二部分:对话陶艺大师,寻迹陶都文化
一、黄斌:十代坚守,匠心造就非遗
参观展馆后,支队与荣县土陶省级非遗传承人黄斌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流。黄斌老师是家中第十代陶艺传承人,也在2014年参与了荣县土陶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
采访中,他为队员们简要介绍了荣县土陶的制作流程,并分享了申请非遗过程中的难忘经历。在提及他从小学习陶艺的时候,他分享了他的师父曾对徒弟的谆谆教诲:“货要好、钱要巧”,意在鼓励学徒们用相对廉价的陶土创造出优质而深受喜爱的陶器;他同时也提到现在年轻一代愿意接触文创陶的学徒变少,愿意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相对枯燥的陶器设计的年轻人屈指可数。尽管如此,他最后也表达了对荣县陶艺文化发展的乐观看法:荣县的陶泥质地优良、全国独有,是天然的发展优势;与此同时,现今依然会有本地的一些年轻人愿意参与到文创陶的学习制作中并为之坚持。黄斌老师用家乡话诉说着朴实的语言,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传统陶艺的热爱,工作室中遍布的红色主题陶器更展现出他的家国情怀。
二、刘勇:陶画相映,绘出璀璨艺术
接下来,支队采访了知名陶瓷艺术家刘勇(艺名:一澄)。刘勇老师本职为画家,于2021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来到荣县、了解陶艺文化后,他逐渐对艺术陶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自己的绘画经验应用到文创陶的设计上来。“将艺术陶绘作为爱好”,这样的想法已经使他坚持创作了十年。
谈及艺术,刘勇老师讲到本地文化给他的创作带来的灵感。小到荣县的佛文化、花茶文化、以及古荣州陆游在此写下的诗歌,大到整个四川省的历史文化、熊猫文化,都被他的设计涵盖在内;他自己还通过前沿的美学观念,烧制出了颜色和形态各异的陶器。然而,这些艺术可能带来对传统陶艺的冲击,并不能为当地普通陶工所理解。他认为,自己身为艺术家,就有必要肩负起带动陶器与艺术融合的责任,潜移默化地推进当地陶艺文化的发展。伴随着刘勇老师的娓娓道来,一个心系本地人民、勇担社会责任的人民艺术家形象在队员们心中油然而生。工作室中琳琅满目的艺术陶器作品,也无不述说着他超高的艺术水平和对艺术陶绘的热爱。
采访中,队员们注意到工作室墙上的一句话:“总有人要创造历史,为什么不能是我们呢?”刘勇老师分享了当时的感受:在数年前与县委书记交流时,他本人首创性地提出了艺术陶作的概念,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聊到投机处,他提出了这句话,作为对自己坚持于此的勉励。事实上,荣县陶器从工业陶到文创陶的转型也在随后雨后春笋般地展开;这句话如今也成为了荣县陶业转型的真实写照。
交流后,刘勇老师向实践队展示了一幅自创的作品。
第三部分:感受制陶流程,触摸传承记忆
离开让人目不暇接的创意园,支队成员们跟随非遗传承人吴师傅体验制陶的过程。
在经历了不断的失败后,队员们纷纷感受到制陶手艺的复杂。相比之下,吴师傅仅需短短几分钟便可制作出美观大方的陶型,精湛的技艺让支队成员们惊叹连连。在拉坯的过程中,他讲述到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练习和成长的经历,支队成员们感受到陶艺跨越千年传承至今的不易。
结语
今日之旅,支队成员们在调研中深入了解了陶都文化,亲身体验了陶艺制作。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清华学子们将继续以行健不息的信念,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
图片 | 张贵淞
文字 | 吴彦齐
审核 | 卓佩颖 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