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的通知》,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于2025年4月至12月在全国开展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着力解决肉制品制假售假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重点整治假冒牛羊肉、假冒“原切肉”
此次专项行动明确5个方面的排查整治重点和举措。一是重点排查整治生产企业、小作坊采购、使用来源不明、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原料肉,以其他畜禽肉生产假冒牛(羊、驴)肉制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配料表标识与生产实际投料不符等问题。
二是重点排查整治城乡接合部、景区周边、大集庙会等重点区域的销售主体,以及烧烤店、火锅店等餐饮服务主体,以低价肉制品冒充高价肉制品、以预制调理肉制品冒充“原切肉”“鲜切肉”等。
三是重点排查整治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对平台内肉制品经营行为、经营者发布的肉制品标识信息检查监控制度执行不到位,销售页面刊载的信息与实际销售肉制品的标签信息不符等问题。
四是聚焦用户多、销量大的平台,紧盯“大V”“网红”带货的肉制品,加大抽检监测排查力度。
五是深挖细查制售假劣肉制品违法违规线索,实施全链条打击,依法严惩重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处罚到人”。
“风味小串”成分是鸭肉,外卖摇身一变成“牛肉”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用鸭肉“狸猫换太子”假冒牛羊肉的乱象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
2023年8月,张亮麻辣烫被曝一加盟店羊肉被检出含猪鸭。2023年9月,连锁火锅品牌巴奴毛肚火锅子品牌超岛一北京门店被曝出羊肉掺假。巴奴毛肚火锅创始人杜中兵在微博发文道歉。2023年9月,内蒙古大学食堂部分餐饮档口因用鸭肉冒充牛肉或者羊肉烹饪菜品提供餐饮服务,被行政部门处罚。
有业内专家指出,一些低端餐饮品牌用鸭肉冒充羊肉的现象存在已久。
就在不久前,江西省定南县市场监管局接到消费者举报,直指某餐饮店涉嫌用鸭肉冒充牛羊肉制品销售。执法人员抵达涉事餐饮店后,直奔食品加工区和原料仓库。货架上有标着“炸牛肉风味小串”“炸羊肉风味小串”的商品,其外卖平台上明确标注主料为牛肉、羊肉。然而,当执法人员查看原料采购记录和产品成分时,发现原料只有鸭肉,毫无牛肉、羊肉成分。
![]()
就在今年4月16日,经群众举报,太原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杏花岭区大队查处了多家利用鸭肉冒充牛肉的小餐饮店。
执法人员发现,这些小餐饮店购进的原料配料表标注为鸭肉、盐等调味料及食品添加剂,但在外卖平台销售时,经营者将菜品标注为“牛肉小串”。虽然,配料表标明成分为鸭肉,但产品名称通常以大号字体标为“风味小肉串”“汼肉小串”“洋肉小串”等,商家未按规定标注反映产品真实属性的名称,存在利用玩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的嫌疑。此外,这些“牛肉小串”售价显著低于市场价,单价通常不足1元,甚至卖到9.9元/30串,而外卖平台上一般的牛羊肉串单价都在2元到3元左右。
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日常购买时可以通过比较价格,观察颜色、气味、质地、触摸和品尝来辨别牛肉的真假。
首先,不要购买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且对原料名称含糊其辞的产品。其次真牛肉通常呈现均匀的暗红色,而鸭肉的颜色往往过于鲜艳或暗淡。此外,真牛肉的质地较为坚实,有一定弹性,而鸭肉则可能质地松散或柔软。最后,如果条件允许,消费者可以通过品尝来进一步确认牛肉的真实性,真牛肉具有独特的肉香味,而鸭肉冒充的牛肉使用较多食品添加剂处理,味道复杂不自然,与正常牛肉明显不同。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自贡在线APP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自贡在线APP联系删除!未经自贡在线授权,禁止转载!举报电话:1890900616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