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孩长出“大脚骨”(即“拇外翻”),难看又磨脚。妈妈在网上刷到“分趾器”,商家称“无痛纠偏,一个月立竿见影”,结果佩戴后孩子依然是大脚趾歪斜。5月13日,武汉儿童医院足踝外科专家提醒,分趾器只能暂时缓解疼痛,无法从根本上治疗拇外翻。
李雄涛正在给孩子检查足部情况(通讯员郭林 摄)
男孩遗传“大脚骨”
戴了网红“分趾器”却没效
男孩浩浩(化名)今年12岁,因遗传了爸爸的“大脚骨”,大脚趾向外侧偏斜,关节处形成一个大鼓包,每次走路都磨得特别疼。为此,妈妈想了很多法子,试过贴土豆片等“土方法”,但都没有效果。前不久,妈妈在网上刷到了“脚趾分趾器”,网传是“大脚骨克星”,便赶紧买来套在浩浩的脚趾上。
刚戴时,浩浩脚疼的症状略有缓解,这让妈妈以为有了好转。可佩戴了一段时间后,浩浩的脚趾还是歪斜,并没有像产品宣传页面中所说的“纠正”作用。妈妈意识到纠正并非易事,便带着浩浩来到武汉儿童医院骨科就诊。
武汉儿童医院骨科足踝专家、李雄涛副主任医师综合评估,浩浩患有中度遗传性拇外翻,他又喜欢穿瘦长型的篮球鞋,也让拇外翻程度加重,这才出现了脚趾疼痛。李雄涛建议,浩浩将鞋子换成宽松的平底鞋,搭配足弓垫矫形,并配合功能训练,三个月后复诊再评估效果。
这只是辅助工具
无法从根本上矫正畸形
像浩浩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武汉儿童医院骨科每月接诊十余名因拇外翻不适来就诊的青少年。李雄涛介绍,拇外翻俗称“大脚骨”,由于大脚趾向外偏斜形成骨性凸起,该疾病在青少年和中年是高发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病因多与遗传、足部结构异常(如扁平足、足外翻)等因素相关。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有硬质分趾器、硅胶软分趾器,价格从20多元到400多元不等。“不少家长寄希望于各种网红产品,但都治标不治本。”李雄涛解释,这两类分趾器都只能算是辅助工具,需要长期佩戴才能适度缓解疼痛。
“之所以治标不治本,是因为拇外翻的核心是跖骨畸形,而非趾骨畸形。”李雄涛表示,跖骨指的是脚掌骨,而趾骨是大脚趾。如果把脚比作一座桥,那么脚掌骨就是“桥墩”,负责稳定支撑,而脚趾骨是“桥面”,与桥墩相连。如果“桥墩”歪斜了,“桥面”也受牵累,而分趾器只是牵扯了脚趾,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青少年群体高发
这是足部健康“隐形杀手”
青少年正处于骨骼的快速生长期,若没有及时干预和控制,拇外翻可能会迅速加重。
李雄涛为家长科普相关知识(通讯员郭林 摄)
李雄涛表示,对孩子的拇外翻来说,主要以个性化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功能训练,以强化足底肌肉锻炼足弓;穿着合适的鞋具以减少挤压;使用矫形鞋垫,纠正下肢受力不均等,而畸形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经专家评估后选择手术治疗,包括骨骺阻滞术或截骨矫形术等。
武汉儿童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沈先涛提醒,治疗拇外翻没有捷径,家长发现孩子脚趾异常或有疼痛时,应尽早前往医院足踝外科就诊,通过科学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来解决问题,切勿轻信网红产品的夸大宣传而延误病情。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自贡在线APP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自贡在线APP联系删除!未经自贡在线授权,禁止转载!举报电话:1890900616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