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广州市民周女士接到父亲电话,一向节省的老人家第一次开口向她借钱,情况相对反常。经再三追问,老人才拿出了数十份与不同公司签订的“购销合同”。合同上的产品名称五花八门,从“能量活化水”到“核桃肽果浆饮品”。初步统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的父亲在这些保健品上的总花费高达70万元。
记者在查阅的合同中,发现了高度相似的“套路”,老人需以预付费形式,一次性充值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即可成为公司“合伙人”,此后每月可申领所谓的“固定返利”并获赠产品。为此,周女士曾挨家上门协商退款,但现实令人心寒,大部分涉事店家早已“人去楼空”。针对这种在短时间内迅速“收割”大量老年人预付款的“快闪式经营模式”,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回应:用全市力量追查。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起点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自贡在线APP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自贡在线APP联系删除!未经自贡在线授权,禁止转载!举报电话:1890900616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