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一直是一年中外卖订单最多的时候。近段时间,多家外卖平台的“价格战”更让外卖订单激增。7月18日,多个外卖平台在连日的价格战后被集体约谈,引起了消费者、配送员等的关注。重庆观音桥商圈,还有一群人也被这场“大战”持续影响着。
他们在午高峰和晚高峰与外卖员交接,负责将外卖送上楼即可。在持续高温外卖订单不断增加的这个夏天,这群挣着外卖配送“差价”的帮送人员,就像是外卖的“摆渡人”,而他们的工作远不止“上楼”那么简单。外卖订单的数量,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收入。
市场价2.5元一单 暑假是订单高峰期
7月18日中午12点,重庆连续第三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烈日炙烤下,户外的空气都是滚烫的。观音桥未来国际楼下,众多骑车的外卖员到达后,迅速将后备箱的外卖取出,递给在楼下等待的一位中年女性,并迅速在对方的手机上扫码,确认订单的单号并支付费用。外卖被放在地上,等待旁边另一名男子在上面用黑色签字笔标注大写的楼层和房号,然后根据楼层放进已经放在一旁的等待上楼的外卖里。
写字楼下,一位外卖小哥正在与帮送人员沟通。
10分钟时间,这个外卖帮送的小团队已经接了35单,每单单价2.5元,另一位专门负责外卖“上楼”的阿姨拎起已经整理好的20多份外卖到一楼等电梯,“先送7楼,然后逐级往上。”
与此同时,观音桥红鼎国际C座楼下,“单打独斗”的6名帮送员同时在这里等待。
此时,C座楼下的四部电梯前均排起了长队。两部低层电梯去往8-24层,一部高层电梯运行范围为8层、25-31层,这两类电梯都需要等待4-5分钟才能挤上一趟。供送餐送货人员使用的消防电梯虽可去往全部楼层,但往返一趟却需要花费10分钟。
在午间高峰期,红鼎国际C座的帮送员送一趟外卖约需10分钟,每一次能送1-5单之间。帮送员小李送一趟外卖就花费了11分钟。
12点24分,从骑手手中取过外卖后,小李用记号笔在外卖单上标记好楼层和门牌号,随即快步走进写字楼大厅,这一趟,他要送三单外卖。
时间以分为单位流逝,12点35分,小李从楼梯口走出。在等待电梯时间过长时,他选择走楼梯下楼。
在非高峰时间段,电梯拥堵情况就好多了,10分钟内一名帮送员可完成两趟配送。不过,由于总单量相对较少,一名帮送员平均一趟只能接到一单外卖。
一个二维码和一个收外卖的篮子,是不少私人帮送的标配。
记者观察到,帮送员通常会在写字楼下摆放一个篮子,里面放着帮送员的微信和记号笔。除当面交接外,若帮送员正在送货,不在篮子附近,骑手会将外卖放入篮中。后续骑手和帮送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将通过留下的微信进行。
午高峰期间,上游新闻记者走访观音桥多个写字楼,均在楼下见到了数量不等的帮送员,多的一栋楼下会有五六组,不过,所有楼栋的帮送价格都统一为2.5元每单,大家的操作流程也大致相同,帮送员送到后,会在自己的群内给外卖员反馈送达照片。
一位外卖帮送员的帮送群里,外卖小哥发来订单配送详细需求和帮送费,帮送人员送达后返图。
大多数帮送员并不会全天守在楼下,多位帮送员介绍,他们的工作时间基本在中午11点至下午1点半,下午5点至7点之间,这也是观音桥商圈外卖高峰期。
“上楼”也有生意经 为赶时间爬楼梯
7月17日中午,上游新闻记者在观音桥红鼎国际名苑A座体验了一次外卖帮送。
这座写字楼楼高48层,只有四部电梯,每到中午就会排起长队,等一次电梯都要10分钟左右。
上游新闻记者先后进行了两趟配送,第一趟总共15分钟送达了6个外卖。
第一趟是高层的6个外卖,随后第二趟则是低层配送,仅有两个外卖。在配送高层的6个外卖时,配送第二个外卖后,记者错过了上行的电梯,剩下的4个外卖却分别在3个楼层,每一份外卖都有规定的送达时间,配送员必须在时间内送达,如果等到电梯下行再上行,起码要过去15分钟。
根据其他配送员的建议,上游新闻记者只能通过爬楼梯的方式送达另外三个楼层的外卖,一共爬了7层楼,配送3个外卖总共用时11分钟。
楼梯间内的空气如同焖烤,而且不能放慢脚步,同时,双手都拎着的外卖要时刻注意汤水或液体不要大面积撒落,“如果迟到了外卖员要被罚,被差评了也要被罚,下次就不得找你送了。”
送完高层,记者的黑色上衣都已经被汗湿透,但紧张的情绪不能缓解,因为还有两个低层的外卖已经在一楼等着配送。
![]()
观音桥的一栋高层写字楼,外卖帮送员双手拎满即将送上楼的外卖。
实际上,看起来只是上楼,配送员们却总结出了不少大学问。
已经当了两年楼栋外卖配送员的林华(化名)介绍,在观音桥单打独斗当配送员的很少,“单子多了一个人根本来不及,一般是有人负责接单,有人负责整理,有人负责外送,来不及时大家轮换。”
另外,在楼栋里当配送员还要和保安打好关系,“这样他有时候会帮你看电梯,还会帮你卡位等电梯。”
外卖的配送先后也有讲究,高峰期可以坐到所送外卖的最高层,因为楼梯下楼快,“比起爬楼快一些,可以尽快送达”。
外卖配送员需要记住该楼栋的平面布局图,精细到每一个门牌号的具体位置,“尽量不走回头路”。
外卖员算时差账 消费者有安全担忧
在观音桥一知名写字楼做帮送已经大半年的瘦瘦(化名)介绍,近段时间,因为几家外卖公司的价格战,加上高温的原因,外卖订单比过去多了不少,“但是,我们的人均收入其实是降低的,因为这两个月,来了很多之前没有的人加入这个行业,以前楼下只有两拨人,现在人多的时候有5拨人!”瘦瘦介绍,此前每天收入在300元以上,最近一段时间却只有250元左右。
![]()
午高峰,一名外卖帮送人员正在整理满地的外卖。
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从事外卖帮送从业者,他们表示,虽然日工作在5个小时内,但日均收入却普遍超过了200元。
在另一栋写字楼做帮送的黄先生则一直和妻子、妹妹一起合作帮送,这个暑假儿子也加入进来,“7月以来,工作日一家四口一天最多的时候能挣上千元,少的时候也有700多元。”黄先生觉得,这是一个可以长久的生意,他的手因为先天原因不是很灵活,“出去找工作拿不到那么高的收入。”
一单2.5元,几乎是整个观音桥的统一价,大家很默契,没有人打破这个行价。为什么外卖员愿意从自己的配送费中抽出这些钱给这些外卖“摆渡人”,上游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外卖小哥,大家都算着一笔经济账。
在观音桥送外卖多年的何云(化名)介绍,“我送一单的费用在6元左右,高峰时段电梯都很难等,等电梯上楼不仅会浪费时间还可能超时,一单慢了后面的单子都会慢,罚款、扣分可能比这2.5元还亏。”另一方面,时间账也要算,“如果不上楼,午高峰很多时候十分钟就可以多送好几单,我就算一单少2.5元,累积多的也挣出来了。”
在大多数时候,接收外卖的消费者并没有刻意去了解送到手上的外卖到底是谁送的,但也有消费者提出了隐忧。
在观音桥未来国际上班的周女士介绍,她一直都知道中午自己的外卖很多时候是帮送员在送,“当然不是我自己付钱,我觉得也没啥,主要担心饮食安全问题。”周女士回忆,她曾经在电梯里看到过外卖配送人员因为配送时没及时回到电梯,让十多份外卖就放在电梯的地上无人看管,“我专门跟了一路,电梯上到最高再下到一层,那个人才重新回来,这期间十来分钟,那些外卖就这么放在地上。”
在观音桥商圈工作多年的秦雨也时常会接到帮送员送的外卖,他最担心的也是食品安全问题,“感觉这个行业还没有一个行业规范,希望至少大家能办个健康证挂在身上可以随时看到,也是一个保障。”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实习生 陈鑫 赵尹鸣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自贡在线APP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自贡在线APP联系删除!未经自贡在线授权,禁止转载!举报电话:1890900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