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周馨钰 陈曦 文/图
十月的自贡,处处上演着跨越亿万年的“时空对话”——
“川超”自贡赛场边,能行走、会应答的智能仿真恐龙被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2025天府书展自贡分展场内,四足智能恐龙化身“活化石老师”,讲解古生物知识;自贡方特恐龙王国里,灵动的智能仿真恐龙持续刷新游客的体验认知。本月以来,全球首批智能仿真恐龙多元化商业应用,标志着自贡仿真恐龙产业正式迈入3.0智能化时代。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发展思路,自贡仿真恐龙产业的升级之路正是这一理念的鲜活实践。截至目前,该产业已占据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领跑者”。近日,记者走进当地两家龙头企业,解码产业领航升级的深层逻辑。
![]()
智能仿真恐龙在第四届自贡国际恐龙文化旅游节全球首发(资料图片)
从彩灯到恐龙选一条更难的“技术路”
10月21日,自贡华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龙科技”)的生产车间里,一只智能仿真多齿何信禄龙头部随步态自然摆动,每一步的落点精准,没有丝毫摇晃。华龙科技负责人邹世丽欣慰地告诉记者:“现在它的步态越来越灵活了,离‘活起来’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
华龙科技
邹世丽与仿真恐龙产业的缘分,始于1996年。那一年,她和丈夫共同创办了华龙公司。邹世丽回忆,当她第一次参与仿真恐龙的生产,便意识到这是一条“技术门槛更高、生命周期更长”的赛道。
自贡不仅有“中国灯城”的美誉,也是世界闻名的“恐龙之乡”,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IP优势。邹世丽敏锐地察觉到,恐龙模型不仅是“复刻化石”,更能成为承载地方文化的载体。
随着自贡彩灯在国内和国外的声名日盛,国内外客户对于仿真恐龙的兴趣和需求也在逐渐扩大。“彩灯能够走遍全球,仿真恐龙为什么不行?”这让她坚定了做仿真恐龙的决心。
![]()
华龙科技的智能仿真多齿何信禄龙,这条龙原型化石出土于自贡大山铺。
从彩灯到恐龙,技术跨越远超想象。邹世丽坦言,恐龙模型的要求比彩灯严格得多:“一个恐龙产品要用很多年,焊接工艺、内部结构的精度,都得经得起时间考验。”30多年来,她和团队经手的恐龙模型数以万计,走向五洲四海。
但在她心中,还有一个更宏大的愿景:“等它‘活’起来,就像真正的动物一样。”这个想法,直到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才迎来落地的契机。
2024年10月,华龙科技启动双足智能仿真恐龙研发。从图纸定型、3D建模,到外观与机械结构的融合,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尤其是双足仿真恐龙“头部重、尾巴长”的生理结构,让重心把控成为难题。
![]()
华龙科技双足智能仿真恐龙
“结构比例、定点掌握不好,恐龙稍不注意就摔跤。我们做了又推翻,推翻再重做,反复调整平衡点,中间经历了很多次失败。”邹世丽回忆研发过程,去年夏天,团队经常加班到深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9月30日,华龙科技的双足智能仿真恐龙在自贡正式全球首发。如今,这款产品已接到北美、南美的订单,欧洲客户也在洽谈深度合作,应用场景从传统文旅拓展到博物馆、游乐园、大型商场、体育赛事等领域,弥补静态恐龙达不到的互动效果。
![]()
工作人员正在赶制海外订单
尽管研发智能仿真恐龙“烧钱,可能是无底洞”,但邹世丽始终带着情怀坚持:“要让恐龙更智能,真正有头脑、有思想,往高科技、高附加值走,让自贡恐龙代表‘中国智造’‘四川智造’走出去。”
从“见龙”到“造龙”机械“动”到智能“活”的跨越
与华龙科技不同,自贡亘古龙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亘古龙腾”)董事长郭其洪与恐龙的缘分,始于童年的一次“听闻”。1982年,7岁的郭其洪听说距家10里山路外的大山铺挖出了“龙”,直到18岁,他才在自贡恐龙博物馆见到化石真身,1998年,20多岁的郭其洪误打误撞进入仿真恐龙与恐龙灯制作行业。
2006年,郭其洪创立亘古龙腾,初期业务仍以静态模型、简易动态装置为主,客户多是景区与主题乐园。这种“静态模式”持续了十余年。
![]()
亘古龙腾
转折出现在疫情之后。郭其洪观察到,客户也开始“追新”:“他们会主动问‘有没有新东西’,比如灵活的、能互动的,甚至愿意接受比原来高20%到40%的成本。”市场的变化,让他意识到“不转型不行”。
10月16日,在亘古龙腾的研发室里,研发团队正调试一台智能仿真三角龙:遥控器按下,三角龙不仅能稳步走动、摆头,还能通过AI对话回应问题,问答间眼睛会随语气转动。郭其洪说,这种“活灵活现”的效果,源于两项关键技术突破。
![]()
郭其洪(右)与他的智能恐龙“宝贝”
一项是核心动力的升级。团队摒弃了传统常规电机,转而与机器人厂家合作,定制恐龙内部机身“以前嘴巴开合是‘硬邦邦’的机械动作,现在能像真实恐龙一样,缓慢张开再快速闭合,甚至能根据声音调整动作幅度,让四足恐龙模型摆脱了“畸形走路”的尴尬。”郭其洪表示,“现在智能仿真恐龙能走直线,还能小幅度跳跃。”
![]()
亘古龙腾四足智能仿真恐龙
更关键的突破在程序层面。郭其洪透露,6月,团队与机器人厂家深度合作,探索程序二次开发。“以前机器人本体和我们做的恐龙外皮动作是分开的,机器人走到哪里,我们得用另一个遥控器控制嘴巴、眼睛,很麻烦。”经过4个月攻关,他们终于在和对方厂家的通力合作下实现了“一体化操控”。
![]()
亘古龙腾与自贡引进的人工智能龙头企业“优必选”合作,研发出大型智能仿真四足恐龙。
9月30日,亘古龙腾的四足智能仿真恐龙全球首发。不到一个月,20多台订单便飞向工厂,美国、秘鲁、西班牙的客户纷纷下单。市场反馈超出预期。郭其洪透露“最受欢迎的是甲龙和三角龙,客户特别喜欢它们的互动功能,说能吸引更多游客。”
对于产业的未来,郭其洪有更长远的规划。他希望以后除了智能恐龙,公司还能拓展出恐龙主题动画片、歌曲等衍生产品。“我想让我们的恐龙不只是‘模型’,而是能形成一个文化IP,有更多元的产品形态。”
从单打独斗到集智聚力国家级“双基地”领航产业升级
两家龙头企业的转型实践,正是自贡仿真恐龙产业从“制造”到“智造”跨越的缩影。
自贡的产业优势首先植根于独一无二的恐龙文化底蕴。作为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之一,自贡恐龙博物馆馆藏覆盖距今约2.05亿至1.35亿年的完整恐龙化石骨架,涵盖三叠纪晚期至白垩纪早期所有已知恐龙种类,为仿真复原提供权威科学依据。
更深远的影响来自“千年盐都”的城市品格。千年盐业发展史中,盐商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性书写创业史,盐工以“亭午而气不苏,夜深而汗未了”的坚守凿出两万多口盐井,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见证着盐都的创新基因。而自贡彩灯从民间元素到“中国灯城”的蜕变,更将手工艺与创新融合的哲学注入仿真恐龙产业,成为技术迭代的隐形动力。
![]()
智能仿真恐龙在2025天府书展自贡分展场吸睛(资料图片)
正如自贡恐龙科普专家曾上游在《引领国潮唱大风》一文中所指:“自贡的仿真恐龙制作起步早、起点高、基础扎实,潜力巨大。”
产业升级离不开制度保障。2015年,在相关部门支持下,自贡9家企业发起成立“自贡仿真恐龙产业技术标准联盟”,推动产品从手工塑形转向机械化批量生产;2022年,《仿真恐龙(自贡)通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对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目前该规范已通过省级标准验收。今年4月,市经信局与市文旅局联合印发《自贡彩灯及仿真恐龙制造高质量发展行动工作方案(2025年—2027年)》,提出规划产业园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重点任务。
![]()
智能仿真恐龙深受大家喜爱(资料图片)
更值一提的是,自贡去年印发《支持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自贡)建设推动彩灯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从市场开拓、科技创新等方面为企业赋能。目前,自贡已形成全球最大的仿真恐龙生产基地,聚集200多家企业,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续占据海外90%的市场份额。
如今,作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自贡,正以3.0智能化产品重新定义全球市场,让亿万年前的“地球霸主”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编辑:余耀
编审:张宏彦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自贡在线APP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自贡在线APP联系删除!未经自贡在线授权,禁止转载!举报电话:1890900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