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比下去,身体会受不可逆的损伤,退出对我来说反而是一种胜利。”11 月 7 日,张家界 “七星山・骆驼杯” 荒野求生赛进入第 30 天,夺冠热门、66 号选手王昌繁 —— 这位来自河南信阳的退役特种兵,做出了退赛决定。此时的他,已在原始山林中坚持了整整一个月,体重下降 25 斤,身体更是达到缺盐极限。随着他的离开,原本激烈的赛事又添一抹沉重,而场上剩余的 17 名选手(16 男 1 女),仍在这片原始山林中与饥饿、寒冷、体力透支对抗,为 20 万元冠军奖金和生存荣誉咬牙坚持。
退赛抉择:25 斤体重下降与缺盐极限
王昌繁的退赛,让不少关注赛事的观众感到意外。作为退役特种兵,他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和野外生存经验,从开赛起就被视作 “夺冠热门”。赛前采访中,他曾自信表示 “在部队受过专业野外训练,应对这种环境没问题”,可 30 天的极限挑战,还是让他的身体亮起了红灯。 “刚进山的时候,体重 140 斤,现在只剩 115 斤,整整掉了 25 斤。” 退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昌繁露出手臂上明显的肌肉线条,只是往日紧实的轮廓如今多了几分消瘦。他坦言,前 20 天还能靠采集野果、挖掘野菜维持体力,可进入第 25 天起,身体开始出现明显不适 —— 先是浑身乏力,搬起一块小石子都觉得吃力;接着手脚水肿,按压皮肤后凹陷半天无法恢复;到了第 28 天,连视线都开始模糊,“看远处的树都是重影,这是长期缺盐导致的电解质紊乱”。
在荒野求生中,盐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人体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的盐分维持电解质平衡,可在这片原始山林里,获取盐分成了最大难题。王昌繁尝试过寻找含盐的植物,也试过捕捉小型昆虫补充微量元素,可效果微乎其微。“最后几天,我甚至会舔舐树叶上的晨露,希望能从中获取一点点盐分,可根本不够。” 他苦笑着说,11 月 6 日晚,他在临时搭建的庇护所里浑身发抖,即使裹紧了用树皮和干草编织的 “被子”,仍觉得寒冷刺骨,“那一刻我就知道,身体已经到了极限,不能再硬撑了”。 ![]()
做出退赛决定前,王昌繁在庇护所前坐了一夜,看着山林里的星空,想起了家人。“出门前我跟老婆说,争取拿个好成绩,可现在看来,平安回去更重要。” 他说,退役后自己一直从事安保工作,这次参赛本想挑战自我,也为家里多挣点收入,“现在虽然退赛了,但至少身体没垮,出去还能找工作,这就是另一种胜利”。11 月 7 日清晨,王昌繁按照赛事规则,按下了随身携带的紧急信号器,不久后,赛事保障人员赶到,将他带离了山林。离开前,他回头望了一眼这片让他坚持了 30 天的土地,眼神里有不舍,更多的是释然。
赛场众生相:有人硬扛,有人 “返祖”
王昌繁的退赛,让人们看到了荒野求生的残酷,而留在场上的选手,仍在书写着各自的生存故事。45 号选手符民乐,因总能在绝境中找到食物,被观众亲切称为 “蜜蜂哥”,他的坚持,更多是为了身后的家庭。 “没吃没喝?我吃草都能再扛十天!”11 月 6 日,“蜜蜂哥” 在赛事官方直播间里,一边展示自己的 “地下粮仓”,一边笑着说。镜头里,他挖的土坑中,整齐摆放着猕猴桃、野梨,还有用树叶包裹着的蚂蚁 —— 这些都是他近几天的 “口粮”。“猕猴桃能补充维生素,蚂蚁富含蛋白质,一顿吃几十只,能顶大半天。” 他拿起一只蚂蚁放进嘴里,脸上没有丝毫不适。
可很少有人知道,开赛初期的 “蜜蜂哥”,也曾陷入绝境。前 15 天,他连火都生不起来,每天只能靠生吃折耳根、野山药充饥,夜晚则蜷缩在岩石缝里,冻得浑身发抖。“有天晚上下大雨,我全身湿透,以为自己撑不过去了,就对着家的方向哭,想着两个儿子和残疾的妈。”“蜜蜂哥” 说,家里的情况让他不能放弃 —— 妻子早已离开,他独自抚养两个儿子,还要照顾残疾的母亲和患精神疾病的哥哥,20 万元冠军奖金,是 “让家人过好一点” 的全部希望。如今,他搭建的庇护所已经初具规模,用树枝和藤蔓搭建的屋顶能遮风挡雨,地面铺着厚厚的干草,“虽然还是苦,但至少能睡个安稳觉了”。 与 “蜜蜂哥” 的 “硬核” 不同,医学生出身的 72 号选手林北,则用专业知识在荒野中 “返祖” 求生。比赛进行到第 27 天时,林北也遭遇了缺盐危机,出现水肿、乏力的症状,可他没有像王昌繁那样选择退赛,而是凭借医学知识寻找解决方案。“马齿苋含有一定的盐分,蟋蟀、蚂蝗体内也有电解质,这些都能缓解缺盐症状。” 他在采访中展示自己的 “战利品”—— 一只装着蟋蟀的竹筒,“刚开始觉得恶心,可后来想想,活下去才最重要,现在吃这些跟吃零食一样”。靠着这些 “特殊食材”,林北成功缓解了缺盐症状,重新找回了体力,“现在缺盐不存在了,再坚持十几天没问题”。
场上唯一的女选手,被观众称为 “冷美人” 的 91 号选手,同样让人印象深刻。赛前的她,妆容精致、身材高挑,可经过十几天的荒野求生,如今的她瘦得只剩 “皮包骨”,手指和嘴唇因干燥开裂,脸上沾满泥土,“灰头土脸” 的样子与赛前判若两人。可即使如此,她眼中的坚定从未消失。“越是绝境,越是冷静。” 她在日记里写道。为了生存,她学会了辨认野果野菜,还成功生起了火,“烤香菇的时候,闻着香味,感觉就像吃肉一样,特别满足”。每天清晨,她都会沿着小溪收集露水,用来解渴;傍晚则抓紧时间加固庇护所,防止野兽侵袭。“虽然累,但我不想放弃,想看看自己到底能坚持多久。”
此外,选手王大力凭借 “大力出奇迹” 的梗走红网络。开赛初期,他拿着基础工具在山林里 “折腾”,光是生火就用了三个小时,直播间里的观众全程围观,“看大力生火” 甚至成了不少人的日常乐趣。“刚开始总失败,柴火湿了、火石打不出火花,可我就不信邪,一遍一遍试,最后终于生起来了。” 王大力说,现在他不仅能轻松生火,还学会了用竹子制作容器,用来储存雨水和食物,“荒野求生就是这样,慢慢摸索,总能找到办法”。
赛事背后:规则与坚守
张家界 “七星山・骆驼杯” 国际极荒野求生挑战赛第二季,自开赛起就因 “极端环境”“高额奖金” 引发关注。据赛事规则介绍,参赛者需在原始自然环境中,仅依靠基础工具(一把刀、一个火石、一个水壶)展开生存挑战,不能携带任何食物、药品和通讯设备(紧急信号器除外)。10 名进入最终决赛的选手,需在七星山荒野挑战 40 天,坚持时间最久者为冠军,可获得 20 万元人民币奖励。
除了冠军奖金,赛事还设置了阶段性奖励:坚持 10 天(含第 10 天)奖励 2000 元,坚持 20 天(含第 20 天)奖励 6000 元,坚持 30 天(含第 30 天)奖励 10000 元,坚持 40 天(含第 40 天)奖励 14000 元,之后每增加 10 天挑战周期,奖励增加 5000 元。这些奖励,成了不少选手坚持下去的动力。
赛事承办方 “老六荒野” 的工作人员表示,为了保障选手安全,赛事方在山林中设置了多个隐秘的保障点,配备了专业的医疗团队和救援人员,选手一旦按下紧急信号器,救援人员会在 1 小时内赶到。“我们不鼓励选手硬撑,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工作人员说,截至第 30 天,已有 83 名选手因身体不适或无法坚持退赛,剩余的 17 名选手,都是身体素质和意志力极强的人。
对于王昌繁的退赛,不少网友表示理解:“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必要为了比赛损伤健康”“退役特种兵已经很厉害了,30 天的坚持值得尊重”;也有网友为他感到惋惜:“本来以为他能夺冠,太可惜了”。而王昌繁在离开赛场后,也很快调整了心态,他说:“接下来打算先回家看看家人,然后找份稳定的工作,以后不会再参加这么极限的比赛了,但这段经历会记一辈子。”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自贡在线APP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自贡在线APP联系删除!未经自贡在线授权,禁止转载!举报电话:18909006163
展开